2022年7月17日 星期日

踏溪消暑好去處:坪溪古道


進入夏天的月份,郊山越來越不容易爬,即便是在林蔭下的步道,沒風的情況下依舊悶熱。與溪流相伴,甚至可以輕易溯溪而上的坪溪古道,就成為最佳選擇。坪溪古道屬於淡蘭古道中路的一部分,可以接著石空古道一路走到宜蘭外澳,距離並不遠。但這也意味著坪溪古道為在雙溪區內相當靠近宜蘭的深山裡,大眾運輸只有一天4班的小巴士F815。建議大家還是開車或騎機車過來,我們選擇水路去、陸路回,耗時4小時多(而我們台北來回登山口時間也差不多了)。GPX路線提供大家參考。


早上八點多從台北出發,後半部多為鄉間小路,而且手機收訊不佳,建議Google要先下載該區域離線地圖。

路旁非常可愛的誠實商店,回程時有吃了冰棒真的透心涼,是有水準的冰棒!也有賣各種農產品。

戶外用品或汽機車廣告常來取景的林蔭道路,現場比想像中小,而且假日車多請注意安全。

本來以為坪溪古道這麼深山人會不多,沒想到周日依舊人車滿滿。登山口旁是烏山62號營地,有提供收費停車服務。

過橋之後就進入坪溪古道了!

坪溪古道全程並不長,如果都走陸路的話來回不過三公里。但是大晴天的話,值得走水路踏水消暑,而水路路程也比較長,花費的時間更是陸路兩倍。

雖然水深不深,但溪流就是有一定危險性,隨時注意天候,若有異狀及早撤到岸上才能保平安。

即便是走陸路也是會遇到兩處涉水點,所以很多山友穿涼鞋、雨鞋或防水登山鞋前來,而由於坪溪古道非常好走,穿球鞋或拖鞋、甚至赤腳踏水的也不在少數。

不遠處就有家庭直接把椅子擺進溪流,光看就十分消暑。

經典的路牌,大半的陸路都是如此平緩好走,適合闔家大小同遊。

第二個涉水處,我們也在這裡轉進水路。

走水路的話基本上是沿著溪流走,但離線地圖與軌跡依舊要下載好,要切回陸路時比較好找路。

看起來是之前的遊客造的小池子(?

映入眼簾的是陽光灑落的溪流,非常漂亮,有種在雨林冒險的感覺!

這次穿的是Keen Targhee III Sandals,由登山鞋改款的涼鞋款式。雖然是登山鞋底,不過還好溪流的青苔不多,比想像中還好走。


已經翻肚的螃蟹。

前半段淺灘居多,越往上游走水深處還有河床落差都更大,所以建議帶登山杖,踏步前務必先用登山杖探路。





走到這裡天空已經下起了小雨,之後就趕緊收起相機專心趕路。遠處的雷鳴讓我相當擔心大雷陣雨,所幸聽路過的山友表示天氣很好,雷聲是來自很遠的地方。

找到切回陸路的小徑,此時細雨已經停了。




此行以福德祠作為折返點,接回到陸路走回登山口。

回程走陸路,全程平坦好走真的像散步,一下就回到登山口了。


往石空步道可以一路走到外澳車站,但可能就要搭公車,或者是安排兩台車,一台停車站、一台停登山口來接駁。

觀景台可以遠眺龜山島,是真的離宜蘭很近!

看到蝴蝶就感到抱歉,因為騎車來的路上蝴蝶非常多隻,我應該有撞到兩三隻...

超級適合拍美照的地方啊!

回到登山口!也順利在日落之前回到台北,非常適合消暑散心的地方!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