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歡迎來到本周的馬.克.信.箱~」
每個禮拜最期待的事情之一,就是周一和周四的新一集馬克信箱上線。馬克信箱是一個念信的節目,由馬克瑪麗主持,會唸出聽眾的手寫信件,分享來信中的大小趣事。這原本是廣播節目「青春點點點」的一個單元,在深夜時光陪伴了無數聽眾。然而,青春點點點在2017年停播,還剩下一些信件沒有念完。於是馬克與瑪莉就轉戰到Youtube和Podcasts,只要還有信就會繼續念下去。也才讓我有機會接觸到馬克信箱-這個充滿歡笑又時而療育人心的節目。
其實我在幾年前,就因為馬克客串小熱唱的節目而接觸馬克信箱。不過當時沒有按下訂閱,不久馬克信箱就消失在我的頁面上了。直到2021年疫情三級警戒期間,開始要居家上班,恰好收到了朋友的推坑。於是在獨自的居家上班時光裡,有了馬克瑪麗聲音的陪伴。當時還跟朋友比賽寫信,看誰的信會比較快被唸到。不可思議的是,我們倆的信都在寄出後的一個月左右,被馬克的神之手抽到了,還是在禮拜四專念舊信的集數。堪稱是大青點教「初信功德」,因為現在新寄出的信都要等個一兩年才有機會被唸到。目前我還有兩封信在慢慢排隊,期待被馬克瑪麗念到的一天!
在結束居家上班後,辦公室內並不能邊工作邊聽音樂。再加上聽馬克信箱需要消耗一部份腦袋運作,才能及時get到笑點,或者是沉浸在信件的情緒中。因此,馬克信箱比較適合做無腦事情時聽,大部分聽眾都是在通勤、做家事、畫圖的時間聽。而我則是在修圖、爬山、騎自行車的時候聽。漸漸的甚至養成一種儀式感,因為我很常一個人爬山騎車,馬克信箱就是我最好的陪伴,每次都一定要配上馬克信箱。
然而,先前我都是跳著集數來聽,有時候會不太懂來龍去脈。於是決定在動輒兩三個小時的爬山騎車時光中,按照順序從2017年的第一集開始追。真的可以體會這個節目是隨著聽眾一起茁壯,聽眾也隨著馬克信箱一起成長。印象比較深的是有聽眾來信,從她分享與丈夫相識、相戀然後結婚,到後面產子、育兒的媽媽經。也只有2004年就開始的青春點點點才能做到如此長時間的陪伴。
記得馬克信箱有次提到「念信的人」倒過來就是「人的信念」,完全代表馬克信箱的形象與意義。透過聽眾的故事來傳達人生的各種態度。這不一定是完全正能量,可以有幹話、天馬行空的幻想、甚至是色色的約炮故事。但在念信的這一刻,人生的某個階段就典藏在這樣的數位樹洞之中,在寫信、聽完馬克瑪麗念信之後,有些東西會過去,留下的就會是更好的自己!
2022年3月20日是舉辦「青春點點點逝世五周年追思會」的日子,弔念在2017年停播的青春點點點。同時也是慶祝馬克信箱在網路重生的日子,特別是在突破10萬訂閱之後,眾點友的支持力實在驚人。滿座3000多人的TICC場館,票券居然直接秒殺。訂票的當下因為我3月20日還有其他兩個大活動,不確定能不能出席,而只買了600元的蓮花特席。位在6樓的看台真的是離舞台好遙遠阿!但幸運的是,最後其他活動都宣告延期,讓我能順利拜見馬克瑪麗的風采,真的是我大青點教法力無邊阿!
一出捷運站就看到一群人往TICC移動,馬上就知道是點友! |
社群裡面有人提議一起穿白衣,搞得真的很像追思會XDD |
從6樓看台遠望,真的好遠啊啊啊 |
真羨慕在前面可以直賭馬克瑪麗風采的聽眾。 |
第一次現場聽念信,整體的節奏非常流暢,不愧是廣播節目出身,沒有靠過多的剪輯依然能達到完美的效果。 |
0 意見:
張貼留言